巢湖新增老字号面食——“朝笏板”正式获认证

(巢湖日报,2025年2月2日) 近日,巢湖市传统美食文化迎来新里程碑,源远流长的本土面食 “朝笏板” 正式入选“巢湖老字号”名录,成为官方认证的地方特色品牌。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巢湖传统面点技艺的传承与发展,也让这一长期隐于巷尾炉灶的美食重回大众视野。

巢湖板的前世今生——由“巢湖板”到“朝笏板”

“朝笏板”这一名称,最初便是源自巢湖地区传统面食 “巢湖板”。巢湖板,外形扁平宽厚,酷似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 “笏板”,因此得名。巢湖北岸乡镇,尤其是 烔炀、黄麓、柘皋、苏湾 等地,一直流传着这种古老的面点。在巢湖民间,它低调而朴实,口耳相传,甚至成为本地人心照不宣的“美食暗号”。

老一辈巢湖人说起“巢湖板”,总会会心一笑。这不仅仅是一道普通的食物,更是一代人的味觉记忆。旧时,顽皮的孩子闯祸,大人们常用方言戏谑:“给你一块巢湖板子!” 这并非真的赏给孩子一个烧饼,而是一种 拍打却又不忍心的责备,由此可见“巢湖板”已深深融入巢湖人的语言与生活。

随着历史演变,“巢湖板”逐渐发展为更具文化意蕴的 “朝笏板”。朝笏板的“笏”字,意指古代官员上朝时用以记事的长条板,寓意 步步高升、仕途通达。这一更具文雅色彩的称谓,使得巢湖烧饼在市井烟火气的基础上,多了一丝儒雅与历史厚重感。

传统技艺,手工匠心打造独特口感

“朝笏板”作为巢湖老字号面食,制作技艺极为讲究,保持了百年来的传统手工艺流程,尤其在 炉灶、选料、烘焙 上,始终遵循古法:

木炭炉灶,原汁原味——传统巢湖板必须 用木炭 烘烤,而非现代煤气炉。这不仅确保食物的卫生安全,更让烧饼的外皮带有淡淡的炭火香气,口感 外韧里糯

素面朝天,拒绝油炸——不同于油煎或高温炸制的烧饼,朝笏板 不放葱姜蒜等香料,不涂油,仅在表面浅浅划上三刀,洒少许芝麻,以 最本真的麦香 呈现自然风味。

软糯与韧劲并存——出炉后的朝笏板,表面带有一丝焦香,内里却极其松软,温热之间,咬下一口,既有韧性,又不过于嚼劲,让人回味无穷。

老巢湖人最爱的吃法,便是 掰开巢湖板,裹上一根刚炸好的油条,一口咬下,内外酥软,咸香交融。还有人将巢湖板掰碎泡进牛羊肉汤中,类似 西安泡馍,别有一番风味。

从乡野炉灶到老字号品牌,巢湖板的荣耀回归

在巢湖,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烘烤“朝笏板”的老炉灶。其中,位于 柘皋镇的老何饼铺,已有数十年历史。老何师傅一直沿用 传统木炭烘烤法,他的巢湖板价格实惠,味道纯正,吸引无数食客闻香而来。每天清晨,炉前总是排着长队,等待那一炉炭火烘焙出的麦香佳品。

此次,“朝笏板”成功跻身“巢湖老字号”行列,不仅是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,也为本地传统饮食的保护与推广提供了新机遇。巢湖市商务司表示,将加大对“朝笏板”品牌化发展的支持力度,推动其进入更广阔的市场,让这一独特的巢湖味道走向全国。

如今,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许多传统食物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。然而,一块小小的“巢湖板”,承载着本地人的 乡愁与记忆。它不仅仅是一种面食,更是巢湖人骨子里的 质朴与厚重

一方美食,一方性格。 巢湖板,软糯中带韧,低调中见厚重,正如巢湖人一般, 不张扬,却有韧性,不浮夸,却能扎根。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