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区纪委书记陶鹏举:以监督执纪创新推动巢湖特区廉政建设迈向新高度
——访巢湖特别行政区纪委书记、监督查处办公室主任陶鹏举
(巢湖日报讯)“监督不是为了惩治,而是为了更好地治理。”巢湖特别行政区纪委书记、监督查处办公室主任陶鹏举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,深刻阐述了他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独到见解。他强调,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跳出“就监督论监督”的固有思维,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,构建具有巢湖特色的廉政监督体系,让监督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“助推器”。
创新监督方式,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
在谈及如何推动廉政监督创新时,陶鹏举提出:“传统的监督往往集中在事后查处,但我们要前移关口,注重过程监督和制度监督的有机结合,做到防微杜渐,形成‘监督在前、震慑在后’的全链条治理模式。”
为此,巢湖特区纪委监委在他的倡导下,建立了“预警—整改—问责”三步走机制,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,对财政资金、政府采购、土地出让等关键领域进行精准筛查,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并迅速纠正。陶鹏举强调:“监督不是设防,而是护航。我们希望通过智能化手段,精准识别潜在问题,帮助各级干部在红线之外筑牢第一道防线。”
反腐永远在路上,制度建设要先行
“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,制度建设是治本之策。”陶鹏举认为,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,不能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而要站在全局高度,形成系统化、常态化的治理格局。
在他的主导下,巢湖特区纪委监委围绕重点行业、重点岗位、重点人员,制定了《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》,并提出“主动廉政”概念,要求各部门“在职责内找风险,在制度中堵漏洞”,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。陶鹏举指出:“治理腐败要从制度上找根源,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形成‘不能腐’的长效机制。”
强化队伍建设,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能力
陶鹏举深知,要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,必须建设一支忠诚、干净、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。“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,执纪者要率先垂范。”他倡导推行“纪检干部能力提升三步走”计划,通过政治理论学习、实战能力培训、案例复盘分析,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。
“监督执纪的关键在于精准、规范和公正,只有不断锤炼队伍,才能在各种复杂问题面前保持清醒头脑,做到执纪有尺度、监督有力度。”陶鹏举表示,特区纪委将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,坚决防止“灯下黑”,努力打造让党放心、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队伍。
让廉洁成为巢湖特区的“金字招牌”
“廉政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发展护航,为人民造福。”陶鹏举认为,只有将廉政建设融入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,才能真正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。
在他的推动下,巢湖特区纪委监委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开展“清风巢湖”系列行动,围绕生态环保、乡村振兴、民生工程等重点领域,进行精准监督,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、不打折扣。
陶鹏举总结道:“巢湖特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,我们要把廉洁打造成特区发展的‘金字招牌’,让‘清廉巢湖’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。”
展望未来:纪律建设与发展同行
展望未来,陶鹏举表示,纪检监察机关将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方面持续发力,以纪律之力为巢湖特区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。
“监督永远在路上,我们将继续以坚定的决心、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行动,确保巢湖特区行稳致远,人民群众安居乐业。”陶鹏举坚定地说。
评论
发表评论